里约市长:办奥运应让民众受益 不惧双重危机

新华社  2016-4-28  浏览量:640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27日体育专电(记者姬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里约市长帕埃斯从罗格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并将其带回里约。如今这面旗帜和残奥会会旗一起被安放在里约“市长宫”入口处的橱窗里,既是里约市的荣耀,也是无形压力。帕埃斯曾经自嘲说:“我敢肯定,我的压力比他们(国际奥委会)那些人加起来都大。”

    在奥运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帕埃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对于东道主来说,衡量举办一届奥运会是否值得的唯一标准,要看其能否为民众创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更多人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同时通过筹备和举办赛事,带动城市的长远发展。他还承认巴西目前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但不会影响奥运筹备的最后冲刺。

    “之所以能在2009年申奥时击败芝加哥、马德里和东京这样的劲敌,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奥运会能给里约带来的改变,要远多于其他申办城市。奥运会就是一支催化剂,可以推动解决里约这座城市长久累积的问题,”帕埃斯在邮件中说。

    一届奥运会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影响一个国家。1992年夏季奥运会,就给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产业的悄然转型,到城市精神的成功塑造,奥运会改变了这个城市和国家。有经济学家将这种由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称作“巴塞罗那效应”。

    “奥运会应该服务城市,反之则不然。”这是1992年时任巴塞罗那市长马拉加利说的话。帕埃斯在多个场合反复念叨这句话,他希望里约奥运会也可以产生“巴塞罗那效应”。

    自申奥成功以来,巴西政府推出了与奥运配套的“公共政策计划”,其中包括27大类工程,涵盖资金投入、交通改善、场馆建设、环境治理、设施配套等多方面,由巴西联邦、里约州和市政府分工协作。

    根据规划,里约将建设新的地铁线路,铺设轻轨,增加公交线路,拓宽交通要道,特别是连接奥运会主场馆区——巴哈新区与目前最繁华的里约南区之间的道路将会增加。从2009年申奥成功到举办奥运的7年间,里约可以使用高质量公共交通的人数比例将从16%上升到63%。到2016年,绝大多数里约人将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公共交通。目前已经开通的快速公交线路,让居住在里约郊区的民众每天出行平均节省了40分钟。

    在场馆建设方面,里约奥运会有三大基本原则:创造奥运遗产,负责任地使用公共资金,按时完成场馆施工并确保场馆不变成“白象”(大而无当的东西),许多场馆赛后都将进行拆除或移位再利用。

    “比如奥运期间将举行手球等项目的‘未来体育场’是一座临时建筑,比赛结束后将予以拆除,然后在4所公立学校中重新搭建成小型体育设施。而在蒂奥多罗赛区,皮划艇激流回旋场地在奥运后将建成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成为里约居民一处新的休闲区,”帕埃斯说。

    在他看来,奥运会要比两年前的足球世界杯更让里约民众受益,而这也是奥运会能够在民众中获得70%高支持率的原因。“世界杯几乎没有给民众留下什么遗产,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建设或翻修球场。而里约奥运会在筹备之初就突出了奥运遗产,并且让民众知道将在什么地方受益。”

    奥运会给“足球王国”留下的体育遗产也显而易见。帕埃斯介绍说,巴西人喜欢足球,而奥运会让他们认识了许多新项目,不少奥运场馆在赛后也会被用作国家队训练基地。“巴西人不只爱看体育比赛,还爱参与体育锻炼,这一点你从海边无数锻炼的人就可以看出来。奥运即将来到里约,里约人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对体育的热爱。”

    在里约奥运筹备期间,巴西遭遇了政治和经济双重危机。对此,帕埃斯说:“这(危机)是巴西的一个现状,但我们国家有成熟的机制可以处理它,因此不会影响已进入最后一圈冲刺的奥运筹备。”

    近几个月,奥运测试赛密集展开,问题也随之暴露,比如场馆突然停电,计分系统故障等等,但帕埃斯说:“测试赛就是用来检验场馆的,出现问题可以让我们及时修正,我相信随着奥运开幕,一切都会正常运转。”(完)

最新图集
2016里约奥运官方海报发布 奥运火炬竟然可以这样传递 2016里约奥运奖牌、颁奖台、礼仪志愿者服装揭晓 里约奥运圣火采集成功 里约奥运会举行圣火采集仪式彩排 里约奥林匹克公园建成 将进行奥运会测试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