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之最 | 最早有女性参加的奥运会
- 馆长新闻 | 奥运情 体育情 重庆情 国际奥委会原执委吴经国捐赠一批珍贵藏品
- 奥博藏品赏析|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海报
- 【奥运百科】第二十二届-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奖牌
- 【线上观展】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展
- 馆内新闻 |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专师生到馆研学参观
- 奥博藏品赏析| 1900年巴黎奥运会海报
- 馆内新闻 | 奥运回响 薪火相传---奥运精神走进社区活动成功举办
- 馆内新闻 | 天津市滨海新区戒毒所到馆参观
- 奥博藏品赏析| 1896年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
不仅是一届冬奥会 北京冬奥如何避免“白象”
新华社 2016-3-25 浏览量:802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林德韧)
白象,是英语中的一个名词,这个词汇有一个特殊的意思:因为白色的象非常稀少,被视为珍宝,但不能劳动,所以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在漫长的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一部分奥运会场馆就成为了“白象”,某些奥运场馆废弃荒野,成为奥运筹办的败笔。那么,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应如何避免“白象”?专家们认为,在场馆布局规划时就应该把目光瞄向赛后,对赛后利用进行整体规划,从多个维度发挥场馆的各项功能。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说:“在申办的时候对场馆的规划也是有考虑的,甚至有很多具体的方案,比如这个地方怎么用、建的时候花多少钱、运营模式是怎样的、效益预估等等,全部都有明确的要求。”他表示,虽然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场地的赛后利用因为运动传统、项目特点等原因难度很大,但包括这几项在内所有场馆都已经有了充分的规划。
在递交给国际奥委会的申办报告中,北京冬奥申委就曾对场馆的赛后利用做出了明确的承诺,报告中写道:“北京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冬奥会申办、筹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让城市发展有力保障举办冬奥会,举办冬奥会加快城市发展,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典范。”
在赛后利用方面,北京赛区的亮点是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留下的现成设施,唯一需要新建的场馆是早已列入中国发展冰上运动长远计划的国家速滑馆,该馆将成为中国最好的公众冰上运动中心。延庆的场馆赛后将在冬季承办国际比赛,成为世界级训练基地,增建大众滑雪的雪道,夏季则成为大众户外活动的胜地。张家口的场馆则将在赛后成为世界级的比赛训练基地、大众度假中心和长城脚下的体育公园。
对于冬奥会筹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原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说:“冬奥会比赛前后只有一个多月,但通过举办冬奥会,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可以促进全民健身,可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鼓舞和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对此建议,首先顶层设计的方案一定要反复论证、符合国情,达到国际奥委会要求,冬奥会不仅仅是办赛,而且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其次,雪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应当建立一所或一批学校,培养以冰雪为主的会展、旅游、康体等等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另外,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把场馆的赛后利用考虑在内,如果现在不能考虑好,就会出现盲目性、短视的问题。
体育产业研究专家鲍明晓表示,冬奥会的筹备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到场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从场馆建设阶段就要考虑统筹规划,在专业训练、大众开放、休闲旅游、冰雪产业等多个维度实现对场馆的最有效的赛后利用。他说:“比如很多场馆未来都将是国家级景区,参观的人数多得不得了,这种设施一开始就不要考虑到单一的体育功能,不要走二次开发的道路,那样既增加成本也影响赛后运营。”鲍明晓认为,在筹备阶段,可以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介入,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拓展新渠道,延长冰雪运动产业链,在冰雪用品制造、主体旅游、运动培训等领域打造中国自己的冰雪产业品牌。
另外,鲍明晓也谈到,场馆运营人才需要保持本土化和连贯性。他说:“场馆运营的人才经过奥运会锻炼后,如果赛后跑了,就是一个浪费。场馆的运营团队一开始就应该由本地人来承担,总的原则就是要考虑到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佟立新表示,冬奥会场馆在多维度利用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其本身体育功能的开发。他说:“主要还是应该用于本项目训练和比赛,还有青少年培养、大众参与等等。设计时、建设时就应考虑综合利用、赛后利用的问题。应该尽可能用于本项目,然后其它体育,然后旅游,然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