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国际劳动节丨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 奥运研学 | 塘沽九中到我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 奥运研学 | 大港二号院小学到我馆开展研学活动
- 世界读书日 | 当阅读邂逅奥林匹克 ---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与您一起感悟每一个美好瞬间
- 【奥运百科】第二十六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奖牌
- 清明节 | 春光正好 踏青思故
- 历史上的今天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样式发布
- 馆内新闻 | 滨海新区城管委一行到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参观调研
- 【奥运百科】第二十五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奖牌
- 植树节 | 不负春光 向阳而生
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赛后将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2022-1-13 浏览量:63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介绍,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一届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到举办的过程中,将努力破解这个难题。北京冬奥会使用了6个2008年的奥运场馆,充分借鉴了他们赛后利用的经验,新建的全部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计划,并且在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统筹规划、同步设计,有效降低成本,具体来说有几方面:
一是这些场馆赛后要积极申办、举办高水平赛事。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都是世界一流的场馆,在筹办过程中,地方体育部门,包括场馆的业主单位,都与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建立了很好的协作和沟通机制,赛后将继续申办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和国内的一些赛事,真正通过高水平的赛事,来带动场馆的运营,也为冰雪运动的发展出力。
二是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除了竞技比赛外,场馆将向社会大众体育健身提供服务,所有的新建场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如何向公众开放这个问题,比如说北京赛区新建的一个标志性场馆,就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冰丝带”的冰面是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当时考虑全冰面,就是为了考虑到如何向社会开放,因为大道速滑主要是用外圈400米跑道,场芯部分将有两块标准冰场,这是我们创新的部分,赛后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上冰。
三是场馆的四季运营。冬季运动因为受季节性影响比较大,冰上项目都是室内冰场,一年四季都可以造冰,都可以向公众开放,举办大型赛事、文化休闲活动。对于雪上的场馆,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只能在冬季开展项目体验和比赛,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冬奥组委在山区山地场馆的规划建设中,从赛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了春、夏、秋三季运营的问题,利用赛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优势,建立户外运动项目,比如健身跑、越野跑、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等,并加快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休闲、山地度假、户外运动等产业,实现场馆四季运营。大家可能到张家口赛区看过,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其实在春、夏、秋这三季,休闲度假、避暑旅游的人数其实远远高过了冬季滑雪的人数。
四是实现场馆和地区的联动发展。场馆的赛后利用,不是一个孤立考虑某一个场馆运营的问题,而是要融入地区的发展,从整体上去谋划、推进。比如延庆赛区依托冬奥赛区、冬奥场馆,包括世园会、长城,这是延庆赛区的三张金名片,等于是三张金名片联动发展,以全域旅游为主导,大力发展特色体育、文化旅游产业。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