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 | 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致敬母亲节
- 馆内新闻 | 天津市滨海演艺有限公司一行到馆调研
- 奥运研学 | 滨海新区塘沽朝阳小学到我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 五四青年节丨青春逐梦 不负韶华
- 五一国际劳动节丨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 奥运研学 | 塘沽九中到我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 奥运研学 | 大港二号院小学到我馆开展研学活动
- 世界读书日 | 当阅读邂逅奥林匹克 ---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与您一起感悟每一个美好瞬间
- 【奥运百科】第二十六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奖牌
- 清明节 | 春光正好 踏青思故
线上“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专题活动
2020-6-12 浏览量:391
2020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了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在线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今年的文化自然遗产日活动,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桂林市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韦凤云等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范伊然主持新闻发布会。
01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2009年国家文物局创设主场城市活动机制以来,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都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02
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可以从文物工作成就的新检验、文物时代价值的新考量、文物与社会生活的新定位三方面来理解。全国文物系统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间节点,展现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风采,发挥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活动期间举办“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主题论坛,联合多地文物部门在央视频推出《文物赋彩 全面小康——文物潮我看》大型直播活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将于遗产日当日首播。此外,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第七届“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等线上活动也将精彩呈现。据悉,全国文物系统将组织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4,600多场,其中包括1,600场在线活动。
0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历年活动主题
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2007年: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2009年: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
2010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
2011年: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2012年: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2013年: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2014年: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2016年: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017年: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2018年: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
2019年: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界少有。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激扬向上的活力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断,这是中国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中国在世界上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所以应当视其为传家宝,世世代代传承并光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