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开馆

Publish date:2008-2-13     From: 国家体育总局     Pageview:2558

  长江奇石、浮雕墙、往届奥运火炬……11日上午,位于环岛东路交界口的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如期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开放首日就迎来了近百名市民,他们参观博物馆并详细倾听工作人员介绍奥林匹克的由来和展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一起接受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的洗礼。


  11日上午,三届残奥冠军、残奥大使侯斌,2007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之一的残疾人运动员杨木华都来到现场,共同庆祝奥林匹克博物馆开馆。据悉,博物馆开馆前又增添了31件展品,包括国家体育馆鸟巢的模型、巴塞罗那奥运钟纪念品、国家奥委会发给每位委员的五环纪念品、第一届奥运会的拳击奖牌,还有不少纪念品、徽章。截至昨日,博物馆共有展品60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世界著名建筑家吴经国先生个人的珍贵收藏品,昨日也是他任职国际奥委会委员20周年纪念日。

  镇馆之宝形状多变

  “哇,好大的石头,还散发出一股天然的凉气。”一走进博物馆,不少观众就直惊呼道。“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啊!”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道,它重80吨,原本是一块在长江底沉睡了亿万年的巨型碧玉,卫星定位系统发现后,激发了各界的浓厚兴趣,最后由一位著名女企业家将其打捞起来并运回上海,随后赠送给了厦门,经市政府委托,放在博物馆内保存。石头上面美丽的纹理是在亿万年间砂石的冲击下,由大自然雕刻而成,有如行云流水。

  工作人员说,由于石头太大,建馆之初先把石头抬进来摆好位置,然后才建馆。吴经国委员按照“天圆地方”的理念,为该石建造了一个方形的水槽,屋顶开一个圆形的天窗,阳光通过天窗照在奇石上。奇石两侧各十个泉眼,代表“十全十美”之意。

  顺着无障碍通道爬上二层时,不少人都发现一路上从不同角度观察该石都有不同的形状,开始像个“一”字,随后像个“玉”,走到一层和二层之间往下看,这奇石犹如宝岛台湾的地图。爬到二层再往下看,它更像个大大的脚印。

  馆内收藏多个第一

  在第三展厅珍藏与分享部分,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吴经国委员珍藏多年的九把奥运火炬,一把火炬一个故事,饱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二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英国伦敦毅然申办了1948年第13届夏季奥运会。奥运会开幕前夕,当火炬传递经地中海进入埃及时,却正好赶上埃及国内发生政变,全国处于紧急戒严状态下。按国际惯例,火炬是必须由运动员来传递下去的,当时埃及国内的紧急情况决定了不可能由运动员来传递火炬,于是由当时运送火炬的军舰上的水兵接过火炬,继续传递下去。

  在临时展厅,工作人员特别向观众介绍了陈列在展厅中间的一把轮椅。“2005年,九旬老太黄琼英不顾身体不适,坐着这把轮椅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工作人员说,黄琼英女士年轻时参加多次全省、全国性的体育比赛,一直没有参加过国际性比赛,因此虽然年纪大腿脚不便,但她坚持来参加国际马拉松赛。

  该馆不仅是世界首例呈开放形结构的博物馆,馆内还收藏了无数个“第一”,第一次奥运圣火传递用的火炬、奥运史上第一枚也是惟一一枚方形的奖牌等,令观众大饱眼福。